找到相关内容177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虚云禅师楞严经开示

    亦无是处。   ★ 诸修行人,不能得成无上菩提,皆由不知二种根本。一者无始生死根本,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为自性者;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,则汝今者,识精元明,能生诸缘,缘所遗者。由诸众生,遗...ldquo;淫”字。说:“若诸世界,六道众生,其不淫,则不随其生死相续。汝修三昧,本出尘劳,淫心不除,尘不可出;纵有多智,禅定现前,如不断淫,必落魔道!”看楞严经若不...

    虚云禅师

    楞严经|虚云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2219003212.html
  •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南京大屠杀的因果

    ,大错而特错!   某师兄问:放生后还可以吃三净肉吗?   妙师答:放生就是要用同体大悲之,救渡物命,如果放生之后还在吃肉,那就是用攀缘来行善了,当然放生有放生的功德,吃肉有吃肉的罪过,...

    佚名

    |南京大屠杀|因果|杀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11342419535.html
  • 佛教的社会责任——人间净土

    大就是恨。贪爱以润湿为性,我们看到心爱的东西、人物,眼睛就会发亮。贪求财宝,发爱涎,脸上会有光泽。水大是贪爱心。摄取属风,风以动为性,风大就是攀缘,散乱。我慢属山,地大就是众生的愚痴和执著。...。净:是清净无垢、无污染、无烦恼的意思。《阿含经》说:“清净故,众生清净”。《维摩经》说:“心净国土净”。故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达成:一、个人身心的清静;二、居住环境的清静。大乘佛教菩萨利生的二大...

    果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3339399.html
  • 略述以定为禅之现象

    亦教他人远离以定为禅,从头再参,方可远离地狱重罪。此生若有悟处,便可永离三恶道,最迟者七次人天往返,亦得究竟解脱,不亦乐乎?  兹略述以定为禅之十种层次于左:  1.散乱攀缘:以日常生活中或课诵中能知能观之为真心。  2.以法定:以数息、念佛、忆佛、观心、内观,或其它方法摄心而定住之为真心。  3.常寂常照︰以一念不生时常寂常照之灵知心为真心。此境界犹有观照寂照,不离知也,犹是妄心。此中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5439490.html
  • 禅宗心理学

    二、是把攀缘即妄心当成是真心。什么是真心呢?佛说:“你看我的手是有开合的,但你的真心(能见的见性)是没有开合的。有声音你能听得见,没有声音你也能听得见,能听到周围寂静无声。你的不会随着声音的生而生,也不会随着声音的灭而灭。”有人问黄檗禅师:“妄念来的时候,佛在什么地方?”回答:“汝今觉妄起时,觉正是佛。”快乐、痛苦、愤怒、自卑不是我们的真心,快乐来的时候我知道,快乐消失的时候我也知道,我的...

    周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2748364.html
  • 不增不减

    漠视了一些事物如:运动、休闲、交友等等身边的事物?觉得这些都是俗务,是修行的障碍?如果是的话,就要思惟、观察,甚至质疑、追问自己,是否只是将攀缘从周遭的事务转移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上?一旦日子久了,...客观性,夺境而立,执着「」的实体性,是「增添」;否定「境相」的缘起现象为子虚乌有,全凭内心显现,又是「减损」。   遇到事情,立即用自己主观的见解不断地投射在上面,算是「增添」;或是逃避,不去接触,...

    黄国达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549581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心性论述评

    犹如煮沙欲成嘉馔:纵经尘劫,终不能得!云何二种?阿难:一者,无始生死根本,则汝今者与诸众生以攀缘为自性者;二者,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,则汝今者识精元明、能生诸缘、缘所遗者。由诸众生遗此本明,虽终日行而不自觉,枉入诸趣。[13]   这说明,在《楞严经》中,有两种:其一,是作为无始生死根本的攀缘;其二,是作为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的常住真心。佛陀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:如果以攀缘,则只能流转...

    恒毓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5151853.html
  • 《首楞严经》的禅道智慧二、《首楞严经》的禅道智慧

    相续,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。”所谓妄心,即识心、分别、即意识,将此作为真心,即是妄。以攀缘为自性,乃无始生死的根本。一般人以妄心为真心,这样,真心就被遮蔽,就会轮转于生死而不息。  真心与妄心...何以故。无日不明,明因属日,是故还日。暗还黑月,通还户牖,壅还墙宇,缘还分别,顽虚还空,郁孛还尘,清明还霁,则诸世间一切所有,不出斯类。汝见八种见精明性,当欲谁还。”执攀缘为真心,犹如捏目生花。释迦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0252759.html
  • 虚云和尚与《楞严经》

    所谓以攀缘为自性,执生死妄想,认为真实者。唯物论者,于物执有,于心执无,释迦所谓颠倒行事,误物为已,轮回是中,自取流转者。唯神论者,划分物质实体与神灵实体为截然不同之两个世界,释所谓惑一心于色身之内,...,都无实义’。可是为接引一般各种根机不同的众生,致有无量的法门”。老和尚对禅、净、律、密等各种法门的修学者,都随其根性,契机的给予鼓励,从不相互排挤。只是强调:“修行一法,贵在有长远,过去一切诸佛...

    妙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1352903.html
  • 从纪念释迦牟尼佛的嬗变起说

    耗资巨大自然不在话下,这不但加重信徒负担,同时亦产生信众们攀缘和比较的心态,完全失去学佛的真谛。现代印刷术发达,佛像的的印刷更充斥处处,在家的信徒,塑像划像、可以说无户无之。在南传寺院的僧人宿舍里,...怎样纪念祂的方法,佛讲出的办法有四种:第一.是对佛诞生的地方生恋慕、常怀念并欲往朝礼。第二.对佛成道的地方、亦希望亲到其处追思。第三.佛最初说法的地方、祈望能身历该处体验。第四.在佛入灭的道场、亦望...

    卢荥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52955216.html